
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:从客户需求出发,让创新兑现可持续的市场价值
用JTBD确定意愿支付的新策略
当你具备了JTBD(完成任务)视角后,就可以运用更具洞察力的策略,来判断客户的支付意愿(WTP)
策略一:基于期望结果的WTP评估(深度拆解)
这意味着要系统性地识别客户在完成特定任务时的期望结果,然后确定哪些结果既重要又未被现有方案(包括你和竞争对手的方案)充分满足。
如何操作:
通过定性研究(如以任务为中心的客户访谈或AI建模),再结合定量调研(例如让客户为各期望结果的重要性、满意度或付出努力打分),你可以找到这些“机会领域”。
支付意愿信号:
当某个期望结果的重要性很高,而现有解决方案的满意度却很低(或需要高投入),这就意味着存在明显的痛点或未被满足的需求。客户通常愿意为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高价值结果的方案支付更多。
示例:
如果B2B客户普遍表示“在云迁移中尽量降低数据泄露风险”极为重要,但现有方案让他们仍觉得不安(满意度低),那么一个能显著降低此风险的新服务就可以收取溢价。你卖的不是一个单一功能,而是“安心感”和“风险降低”——这对客户来说,是完成关键任务的核心价值。

策略二:情境式调研与价值观察
这种策略强调,不是直接询问客户愿意支付多少,而是观察客户在真实环境中尝试完成任务的全过程。
如何操作:
去到任务发生的场景中。观察用户如何使用当前方案(或者如果没有好的方案,他们是如何“临时拼凑”解决的)。重点关注摩擦点、挫折感、低效之处,以及他们为了弥补现有方案不足所投入的大量时间或资源。(这与“消费链”(Consumption Chain)的研究思路一致,即客户从购买到废弃的全过程。)
支付意愿信号:
客户为弥补现有方案不足而投入的额外努力、损失的时间、或产生的额外成本,都代表了对“更好方案”的潜在支付意愿。如果客户不得不用三种工具拼凑方案,并且每周要花5个小时做手动数据核对,这就是他们非常希望(也愿意付费)拥有一套自动化集成方案的强烈信号。
现在很多企业做得还不够彻底:
尽管很多公司会做用户研究,但真正围绕整个任务场景开展的深度人种学式研究还很少见,而这恰恰是挖掘WTP洞察力的强大方法。
策略三:按“任务细分”定价
与其仅仅依赖人口统计或企业规模等细分方式,不如尝试基于不同客户群在同一核心任务中对期望结果的优先级,进行“任务细分”。
如何操作:
即使是同一个大类任务(例如“管理个人财务”),不同客户群对最重要且未被满足的结果也会有不同的偏好。一部分人可能优先考虑“用最少精力最大化投资回报”,另一部分人可能更重视“绝不漏缴账单,避免滞纳金”。
支付意愿信号:
这些“任务细分”群体对能特别满足他们优先期望结果的功能或服务水平,往往有不同的支付意愿。你可以针对每个群体定制不同版本的产品(或不同服务层级),并用不同的价格点来体现所交付的差异化价值。
示例:
对于“计划家庭旅行”这个任务,有一部分人极度看重“尽量减少规划带来的压力”,所以他们愿意为全程旅行顾问或高度定制化的规划工具付费。而另一部分人则优先考虑“在有限预算内最大化冒险体验”,即使需要自己多花点时间规划,也愿意为获取独特的小众路线和性价比高的方案付费。
在你的业务中,确定客户支付意愿最大的挑战是什么?或者,你是否用过类似JTBD的方法成功设计过定价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与问题,一起探讨!
如果您也在面临创新增长的挑战,欢迎与我们的创新顾问联系:

相关文章